在我国青少年教育事业的壮阔画卷中,有一位九旬老者的身影格外醒目。他便是著名社会活动家薛昌文先生,以 “八十九岁不停闲,大江南北来宣传凤凰策略,余热献给青少年” 的赤诚,在教育之路上步履不停。而他与山东宋江武校的深厚情缘,更是谱写了一段跨越地域与领域的教育佳话。
左:樊庆斌 右:薛昌文
耄耋赤子心:为青少年教育奔与呼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这是薛昌文先生始终恪守的信念,也是他九十载人生中最鲜明的注脚。从自费在山东泰安出版《为了祖国的未来》全国青少年健康管理学术大会画册,到近期在甘肃兰州推出《青少年学术教育画册》,薛老用一本本沉甸甸的典籍,为青少年教育事业鼓与呼。
联合国院士孙泳新在《青少年学术教育画册》的前言中,如是赞誉这位教育先驱:“薛昌文老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为我国青少年学术教育的发展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这份肯定的背后,是薛老数十年如一日的躬身实践。他曾荣膺甘肃省教育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被团中央授予公益活动形象大使,还在众多学校担任荣誉校长,更作为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青少年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的荣誉主席和总顾问,始终为青少年成长默默耕耘。
展开剩余73%在薛老心中,“青少年强祖国强” 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沉甸甸的责任。2019 年 12 月 21 日,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健康学术大会在北京雁栖湖畔的中科院大学召开,薛老在会上动情阐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关爱青少年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他向与会者娓娓道来山东宋江武校的故事,讲述了樊庆斌、刘国庆两位带头人白手起家办教育的艰辛与辉煌凤凰策略,更力排众议,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健康管理学术大会的会址定在了这所充满活力的武校,让武术教育与青少年健康管理的理念在此碰撞交融。
武校四十年:从 300 元到教育标杆的跨越
今年,恰逢宋江武校建校四十周年。这所如今拥有三个校区、520 余亩占地面积、6.5 亿元固定资产,容纳 12000 余名学生和 1000 余名教职工的教育航母,最初的起点只是 300 元现金和两位年轻人的热血。
1984 年,自幼习武的樊庆斌与酷爱武术、武艺精湛的刘国庆,怀揣着 “让武术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孩子有学上” 的梦想,以 300 元作为创校资金,开启了艰难的创业之路。为筹集后续资金,樊庆斌与师爷黄广勋骑着自行车辗转山东、河北、安徽等地借钱,风餐露宿是常态,碰壁拒绝是家常便饭,但他从未放弃。终于,一座能容纳 300 人的三层教学楼拔地而起,迎来了第一批怀揣武术梦的学生。
建校之初,樊庆斌便高瞻远瞩地确立了 “以德保武、以文保武、以武促文、文武并进” 的教育方针。他深知,武术教育不能只重拳脚,更要修心养性。因此,学校严格规范文武教学时间比重,精心选拔师资,加大考核力度,还将《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启蒙教材引进课堂,让学生在习武强身的同时,涵养武术道德与正确三观。
1994 年,宋江武校选送的节目《狗娃闹春》惊艳亮相央视春晚,那一个个灵动活泼的身影,让全国观众记住了这所来自山东的武校。这次亮相,更坚定了樊庆斌将武术国粹推向世界的决心。学校随即成立狗娃艺术团,先后参与世界妇女大会、迎港澳回归等国际和国家级庆典演出百余次,足迹遍布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让中华武术的魅力远播海外。
如今的宋江武校,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武馆。在樊庆斌的带领下,学校推出系列 “武术 +” 模式,相继成立足球、轮滑、攀岩等专业,推动武术多元化发展;依托武术文化创建的国家级旅游景区水浒好汉城,形成了集水浒文化风情展示、武术交流、影视拍摄等为一体的旅游链条,以文旅带动武校长久发展。而刘国庆作为副校长,以国家武术八段位、国家级武术散打裁判的专业素养,为学校的武术教学与人才培养保驾护航。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向国家队、中国武警部队、北京体育大学等输送学员 2600 多名,培养教练和保安人员 4000 多名,在省级以上重大比赛中夺得奖牌 1100 余枚,享有 “四个第一” 的盛誉,2002 年更是被国家武术管理中心评为全国十大名武校之首。
情缘续新篇:笔墨丹青里的期许与祝福
“我是宋江武校的名誉校长,今年是宋江武校四十年大庆,我必须做点事情表达。” 薛昌文先生的话语朴素而真挚。在《青少年学术教育画册》中,他特意请陈耀武将军为全国人大代表、宋江武校校长樊庆斌挥墨题写:“躬身基层听民意,情系苍生谏言真。忠诚敬业办武校,倾情奉献育新人。” 这二十四字,既是对樊庆斌办学之路的精准概括,更是薛老对宋江武校未来发展的殷切期许。
从薛老在全国青少年健康学术大会上的推介,到为武校四十周年大庆特意准备的笔墨祝福;从宋江武校承办全国性学术大会,到将文武兼修的教育理念融入青少年培养实践,两者的情缘早已超越了名誉校长与学校的简单关联,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文化与武术共生的教育典范。
九旬的薛昌文仍在为青少年教育奔忙凤凰策略,四十年的宋江武校正焕发着新的生机。在 “青少年强祖国强” 的信念指引下,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着源源不断的力量。(图文:张文)
发布于:山东省胜亿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